历史
极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崛起1796 > 第三百零一章 立储风波

第三百零一章 立储风波(1 / 0)

这些边疆地区都变成了省份,自然会有人不愿意,比如说以前手里有着很大权利的地方势力,向藏地的土司、蒙古的一些王公,新疆的伊斯兰宗族势力。[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不过高鸿信并不怕,就像是贵州、云南,就算已经划成省份数百年了,到现在还经常会有叛乱发生,少数民族反抗根本是不能避免的。

从划分省份之后,西藏、西康自总共爆发过三十余次大小叛乱,新疆爆发二十余次大小叛乱,蒙古爆发八次,就连东北与贵州都各爆发了一次。

不过都被很快的镇压下去了,现在中华帝国刚刚建立,正规军队强悍,就连地方守备军队都战斗力强大,一旦怕乱矛头,各地的守备将领总会迫不及待的剿灭。

这些反贼对于地方守备将领来说,便是活生生的军功。

天下进入休养生息阶段之后,想要赚取军功已经很难了,现在只有这些边疆偏远地区,有许多将领都是因为这点,主动要求调到偏远地带带兵。

天下除了边疆偶尔的叛乱之外,基本还算太平,不过天下太平了并不是是朝廷了便没有事情了。

神武十一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大朝会之上。

朝会快要结束之时,身为礼部侍郎,兼管户部的王鼎,走出了大臣的队伍。

“启奏陛下,如今四海一统,万民归顺,四夷臣服,但国无储君则根本不固,储君之位长期空缺必然导致群臣揣测,皇子窥伺,朝局动荡,故臣恳请陛下!固根本!立太子!”王鼎铿锵的说道。

高鸿信本来都打算退退朝了,没有想到王鼎会突然提起立太子的问题。

王鼎是前清的进士,是前清军机大臣王杰的同族后辈,自从王杰病死之后,陕西老家又被华军占领,王杰的尸首自然运不回去,只能在北京先就地安葬,由王杰等在京城的族人为他守丧。

这也避免了王鼎,同清廷一起逃出关外。

华军攻占北京之后,王杰守丧期满之后,便入朝为官了,王鼎关心国计民生,理财有方,很快便得到了高鸿信的看重,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晋升为吏部侍郎,并且还兼管着户部。

高鸿信不明白为什么立太子的事情会由王杰率先提起,按照他的想法,这件事该由有厉害关系的官员提起才对。

如今高鸿信只有三十六岁,正式身强体壮的年龄,去年皇后孔秋柔刚刚为他生下了皇八子高久霸,同时,怡嫔牛昭玉(原嘉庆皇后)、如嫔牛彩凤(原嘉庆如嫔)、敬皇贵妃贺迎春也都双双怀孕。

高鸿信的八个儿子当中,最大的高久怡已经十二岁了,最小的还在襁褓当中。

按照现在的说法是立长立嫡,那么现在皇太子的人选便是在皇长子高久怡与皇四子高久思之间选择了,不过高鸿信总感觉不太妥当。

高鸿信与现在的人想法不同,他自然不会将所谓的长幼嫡庶看在眼里,他倒是很喜欢清廷的立贤制度。

“现在诸位皇子都还年幼,尚且不能判断是否贤能,是否能当得起皇太子的重担,朕还要多考量几年,这件事容后再议吧!”高鸿信板着脸对王鼎,也是对朝臣们说道。

“陛下,正因为现在皇子们都还年幼,更应该册立,尽早培养!”王鼎接着说道。

“微臣也赞同王大人的看法!”

“臣附议!”

“臣附议!”

……

哗啦啦的几乎所有的臣子都跪地请求册立太子,高鸿信知道像这种事情,朝臣就算没有想法也会跟风。

“朕说过了,暂时不立太子,散朝!”高鸿信冷着脸说完之后,便走了。

超沉闷见状互相看了看,都摇了摇头,纷纷起身离开了。

在离开的路上,各位朝臣开始三三两两的议论起来。

陶澍追上了走在前面的王鼎,问道:“王大人,您怎么突然想起册立太子的事情了?”

“难道不该册立吗?”王鼎看着陶澍反问道。

陶澍被王鼎问的一愣,竟然无言以对。

“好了,你也别多想,我是真的觉得现在国超该立太子了,如今皇帝陛下的长子已经十二岁了,嫡长子也已经九岁了,都已经进学了,也到了册立太子的时候了。”王鼎见状笑着说道。

“嗯,王大人所言有理,不知王大人倾向于哪位皇子?”陶澍听后问道。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自古以来便是如此。”王鼎没有丝毫隐瞒说道。

“嗯,那大人还打算上书吗?”陶澍问道。

“本官回去便写奏书!”王鼎说道。

“嗯,既然如此,陶某也舍命陪君子,回去之后也上书陛下,请求册立太子!”陶澍听后双手抱拳朝天一举,说道。

“陶大人高义!”王鼎听后赞道。

接下来的两天不只是王鼎与陶澍上书了,随着立太子的事情传开之后,请求册立太子的奏折便淹没了高鸿信的案头。

高鸿信顿时有些头大,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他不由开始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人在推动,马上招来了顾俊杰。

“最近立太子的事情,你们情报司有没有什么情报?”高鸿信问顾俊杰。

“回陛下,微臣早已经派人调查了王鼎,并没有任何发现,另外部分参与立太子上书的大臣,有所串联。”顾俊杰答道。

“那王鼎就真的是为了国家才上书的?”高鸿信疑惑道。

顾俊杰听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说道:“微臣会继续加大调查力度的。”

“不用了,这件事情如果朕不做出一些回答的话,估计是平息不了的,王鼎估计没有什么嫌疑,你将串联官员的名单朕,并且搞清楚他们各自支持的是哪个皇子。”高鸿信说道。

“是,陛下!”顾俊杰听后说道,他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决定立太子了。

不过他这倒想错了,高鸿信并没有立太子的打算,而是打算先拖一阵再说。

第二天,高鸿信便下旨,决定不册立太子,要效法大清的密匣立储制度,会将册立储君的诏书写好,藏到正大光明匾之后,等到以后他驾崩之后再开启。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秦云萧淑妃 特利迦成神之路:力量羁绊与释放 汉诛 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 农家悍妻:阴郁首辅爆改小娇夫 开局太平间,玄学大佬功德无量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盛世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